•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中秋去哪兒?來“初戀小鎮”看“驕楊”的人生軌跡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18-09-21 浏览:

  編者按:時光翻頁,駐足九月初秋,紅網記者攜手旅游達人走讀長沙縣,我們穿過綠林山澗,走過愛情湖畔,小憩江南園林,觀摩名人故居,獵奇百虎樂園……這段旅程,帶你看一眼別樣的長沙縣。

  8月27日至9月28日,長沙縣旅游局聯合紅網發起游記攻略征文評選活動,征集游客在長沙縣旅游的所見所聞所感,如若您能把在長沙縣的旅行故事呈於筆尖書寫成章,不妨來參與活動拿大獎吧!投稿郵箱:hwlypd@qq.com,﹔咨詢電話:0731-88295970。

  航拍開慧小鎮。

  舊稱“板倉”的開慧鎮,是楊開慧烈士的家鄉,如今被譽為“初戀小鎮”。開慧鎮的田園風光引人入勝,更流傳著毛澤東與楊開慧革命伉儷的動人愛情故事。

  小鎮風情。

  走進開慧鎮,我們最先看到的是獨具歐洲風情的斯洛特小鎮。小鎮以楊昌濟先生在英國留學時的居住地命名,在濃濃的歐式風情和湖區風光背后,存留的是先生“欲栽大木拄長天”的教育情懷。斯洛特湖上波光粼粼,斑斕的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不遠處,被一片綠色環繞的紀念園置於其中。

  楊開慧烈士紀念園。

  楊開慧紀念園是來開慧鎮尤為值得參觀的地方。紀念園由楊開慧故居、楊開慧烈士陵園、楊開慧生平事跡陳列館及楊公廟組成,佔地約126畝,建筑面積9600平方米,是全國百佳紅色旅游景點景區之一、全國三十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全國4A級旅游景區。

  開慧故居。

  楊開慧故居,始建於清末,土木結構,蓋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前筑以防護矮牆,形成院落,佔地面積約680平方米。房舍以上、中、下三棟平行排列,前低后高。前棟為雙面木門,中嵌木欄轉門。中棟門額懸挂“板倉”二字橫匾,有三級踏步上入過廳。后棟正中為堂屋,左右為住房。兩側廂房為雜房和配房。房屋之間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內的桂花和女貞樹濃蔭蔽日。院落的西部為菜地,院外還有一口清澈的水塘。

  開慧故居正門。

  從故居整體規模來看,楊開慧家當年還是很殷實的,有谷倉、佃戶用房以及農具房。板倉楊氏祖上以農為業,乾隆年間遷居板倉,開始培養子弟讀書。楊開慧父親楊昌濟,早年求學於岳麓書院,上世紀初先后留學日本、英國,1913年后回國任教於湖南省第一師范等校,1918年受聘北京大學教授。1920年1月17日,楊昌濟病逝於北京。因世居板倉,所以楊昌濟也被世人尊稱為“板倉先生”“板倉楊”。

  毛澤東曾住過的房間。

  開慧一家住左廂,其叔父一家住右廂。1966年11月,故居維修開放,1983年被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以后又經過多次維修和整理,現復原陳列了毛澤東住的房間、楊開慧烈士的住房、楊昌濟夫婦的住房、橫堂屋、廚房等。毛澤東住房中的四隻瓷茶碗和楊開慧住房中的藤椅是當年用過的珍貴文物。故居內設了楊開慧生平事跡陳列室,展出了大量照片、畫照和文抄,四個低平櫃裡還展出了部分文物,較為全面的反映了楊開慧光輝的一生。

  楊開慧房間。

  1901年11月6日,楊開慧出生在故居后進東頭北間,1913年隨父母遷居長沙。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到江西領導秋收起義,楊開慧帶著三個兒子又回到板倉老家居住。1930年10月也是在板倉被捕,同年11月14日就義於長沙城瀏陽門外識字嶺。

  楊氏家族一覽。

  故居也是楊家“一門三烈”楊開朗(楊開慧的堂弟)、楊展(楊開慧的侄女)誕生和居住過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毛澤東曾四次來到板倉進行調查並召開座談會。

  楊開慧手稿發現處。

#p#分页标题#e#

  1982年3月6日,維修故居時,在楊開慧臥室的磚縫中發現了楊開慧寫的手稿1份,共12頁,約4000余字。1990年8月,故居再次維護時,又在北天井挑梁下發現了楊開慧的手稿,共4頁,約1000余字。在手稿中,上海墓地,有楊開慧回憶與毛澤東相愛經過的《從六歲到二十八歲的自述》以及表達對丈夫深深思念之情的五言長詩《偶感》。

  故居門前的架殲8E戰斗機。

  出得故居大門后,可見一架威猛的飛機停在前坪。這架殲8E戰斗機是2013年完成服役后,專門從北京軍區長途運輸到板倉的,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贈送。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游客參觀,這架飛機也是湖南公開展覽的唯一一架退役戰斗機。

  楊開慧紀念館。

  故居往右,是2009年對外開放的楊開慧生平事跡陳列館(即楊開慧紀念館)。綠樹掩映下的楊開慧紀念館庄嚴肅穆,盡管不是節假日,都有不少游客從各地趕來瞻仰。楊開慧生於斯、長於斯、葬於斯,双凤纪念园,通過展出的歷史實物,我們能了解到革命歷史中“驕楊”的人生軌跡。

  紀念館前廳。

  走進紀念館前廳,迎面而來的是楊開慧烈士的白玉雕像,隻見火紅的黨旗背景前,一位女英雄,腳步堅定,雙拳緊握,眼睛看向前方,在她的眼中,仿佛有兩束燃燒的烈火,控訴著舊社會的黑暗,很多人一進門看到這雕塑就被震撼到了。

  生平事跡陳列館。

  一樓是楊開慧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以“驕楊頌”為主題,用“五忠五好”即:忠厚傳家的好女兒、忠烈為民的好學生、忠貞愛情的好妻子、忠義教子的好母親、忠誠革命的好黨員,高度概括總結了楊開慧的一生。二樓則分別以“欲栽大木柱長天”和“驕楊之子”為主題,陳列了楊昌濟、毛岸英、毛岸青的生平事跡。

  楊開慧手稿及書信。

  通過展出的幾篇楊開慧生前手稿及書信,可以看得出楊開慧不但文筆好,還寫得一手好字,還是那種娟秀的行書,但一想到楊開慧出身書香門第,父親又是教育家,從小受到良好的家教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看出楊開慧文筆好,行書娟秀。

  這些手稿、書信,是1982年、1990年兩次對楊開慧故居進行維修時從牆縫中和挑梁下發現的。數千字的手稿是楊開慧從六歲到二十八歲的生平自述,特別是五言長詩《偶感》,“念我遠方人,復及數良朋。心懷長郁郁,何日復重逢”,楊開慧思念丈夫的真情,溢於言表。

  楊開慧烈士陵園。

  楊開慧紀念館出來繼續往右,則是1969年對外開放的楊開慧烈士陵園。從陵園的正面拾階而上,入口處立著一個漢白玉雕刻的花圈,石級兩旁的草坪上嵌著“開慧烈士,双凤纪念园,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楊開慧全身漢白玉像。

  階梯上高聳的楊開慧全身漢白玉像立於墓區中央,玉像嵌在一塊紅石基座上,基座上刻著“驕楊”二字。漢白玉像高約3.8米,玉像總重量為11噸,雕像身著風披,傲視向前行,英姿颯爽,栩栩如生。漢白玉像是1990年為紀念楊開慧誕辰90周年所建。

  楊開慧烈士陵園。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烈士在長沙識字嶺英勇就義后,家鄉群眾冒著生命危險連夜將烈士的遺體運回板倉,安葬在板倉青鬆環繞的棉花坡上,並以毛澤東和楊開慧的三個孩子岸英、岸青、岸龍的名義立碑紀念。

  楊開慧與楊母合葬墓。

  1967年4月重修墓地並建陵園,1969年楊母向振照與楊開慧烈士合穴。墓頂由磨光漢白玉砌成長方體,墓碑橫置,刻碑文“楊開慧烈士之墓”,其下刻有“楊老夫人同穴”。墓方是一座大型詞碑,用全黑磨光大理石貼面,上面鐫刻的是毛澤東手書《蝶戀花·答李淑一》,第—句便是“我失驕楊君失柳”。

  毛岸英衣冠塚。

#p#分页标题#e#

  棉花山上除了楊開慧與母親的墓地,還有她的兩個兒子陪伴著她。在陵園台階的兩側,分別是毛岸英的衣冠塚和毛岸青夫婦的墓地。毛岸英在朝鮮犧牲后就安葬在朝鮮,前些年經批准在這裡修建了他的衣冠塚,墓塚后面立有毛岸英的花崗岩雕像,黑色花崗岩墓頂放著一本漢白玉雕成的書。

  左右石碑上有毛岸英與邵華的生平簡介。

  毛岸青、邵華相繼去世后,於2008年12月將骨灰遷葬到了棉花山,墓后立有一尊毛岸青的花崗岩雕像,墓頂平放著三塊漢白玉碑,兩邊的石碑上分別刻著毛岸青和邵華的生平簡介。

  “驕楊”。

  雖說楊開慧只是個普通的女子,但她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她的那份熱血令后人敬佩。“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我死不足惜,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楊開慧被押上長沙識字嶺那個有名的殺場時,她面朝行刑隊的槍口露出堅毅的微笑,而她眺望的方向,正是當年紅色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林茂 盧七星)

  景區地址:長沙市長沙縣開慧鎮板倉村178號。

  自駕路線:自三一大道上京港澳高速,從開慧出口下,行駛2公裡抵達。

  美食推薦:慧潤森林餐廳(紀念館后100m處)。


(責編:羅帥、曾璐)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