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殡葬文化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寿衣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23-03-28 浏览:

    如今,乌村村民的寿衣依然保持着清朝的式样,包括用土布做的藏青色大襟棉袄、白色的薄长衫,还有棉裤、薄长裤、帽子和鞋子。寿衣用的布料不能是动物的毛皮和缎子,村民间流传着如果用动物的毛皮做寿衣,死后会投胎为兽的说法,不用缎子则是因为“缎”与“断”谐音,有断子绝孙的不祥寓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死亡仪式与生存息息相关:它将影响死者在另一界的生存境遇或来世的转生和子孙后代的盛衰兴亡。利生是丧礼中许多程式与禁忌的出发点(郭于华,1992: 100),即使是初丧时穿的衣服也都是颇为讲究的。

                                双凤纪念园,上海公墓

             464.JPG

    与以前相比,现在做寿衣的老人更多,“以前,特别是毛泽东时代,吃都没得吃,几张布票谁舍得拿去做寿衣,平时穿的衣服都做不了……现在日子太平了,才会有的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去弄好,以后死掉方便点,省得太匆忙”5。但从访谈结果来看,有一半以上的老人不再准备寿衣,准备了寿衣的也多是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有的老人认说,“人死掉了就没有感觉了,消失了”“,懒得准备这些;有的说,“衣服很多,穿去就是的”’,显然已经不看重寿衣作为死者去往另一个世界所穿的第一套衣服,其具有的独特意义。购买商品的便利性也是一些老人不准备寿衣的重要原因,“我们会准备的啊?我们准备什么!现在都是火化的,很方便。不准备的,现在村里的小店很方便很方便,要什么就拿来,管账的人会跑腿的”吕、“现在很简单,准备钱就好了”9。死亡文化是文化传统中最为保守和难以变异的部分,但在今天,现代意识在增长,各种新的观念改变了原来的习俗(郭于华,1992: 191)。有的已经放弃了对死后世界的幻想,把丧葬看作了纯粹的尸体处理方式。

    除了寿材、寿犷和寿衣之外,也有老人生前结很多的锡箔,他们认为锡箔是阴间的钱。这些在“白喜事”中用到的物品,包括“大被”’、“白帽”等,在一些村民眼中还能冲喜。他们会特意为重病的自己或者家人做好这些,希望能够冲走坏的运气。琴奶奶的老伴生病时,女儿给他做了两萝筐的白帽放在家中,等到五年后老人去世才拿出来,那些白帽已经发霉了。

    殡葬改革给乌村的传统丧葬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一些村民对备寿的看法和行为中突显出来。火化的尸体处理方式改变了村民的葬式,从用棺材装尸体到用骨灰盒装骨灰,棺材渐渐失去了作用,再没有人准备寿材了。葬式的改变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死观念。虽然,乌村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老人有条件按照传统习惯准备寿衣、寿犷,但是老人们的备寿行为并不与他们的生活水平成正比。不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没有备寿的想法,火化的尸体处理方式弱化了他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上百年前的备寿行为依然在延续:寿衣、寿犷、锡箔、包裹……并且模拟着生者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备寿行为的背后是这些老人对死后世界的构想,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是老人备死的精神依托(郭于华,1992: 79 )。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承既有延续性的一面又有变迁的另一面。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