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风水知识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风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19-01-12 浏览: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现代城市面临着城市无序膨胀、地域特色文化缺失、环境质量下降等严峻问题。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使得人们开始再度审视‘火地关系”学说,并期望从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寻求启迪,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谋求人与自然的平衡。诸多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本土文化中极其重视人居环境,古老的风水文化早已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近年来,风水理念从我国南方发达地区再次盛行到了内地,风水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学界热点。针对目前面临的城市问题,传统的风水理论尊重自然环境、倡导“天人合一”,它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追求人居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若将风水理论恰当地运用于城市规划,在寻求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与自然共生的模式或许能突破当前城市发展的瓶颈。

双凤纪念园,公墓,上海墓地
    风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风水思想在我国古人的心目中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几乎都是在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完成的。我们勤劳善思的祖先在兴建村宅、坟墓等各项建筑工程时,在实践中总结出人需要与自然环境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统一,才能趋吉避凶、诸事和顺。明代著名住宅堪舆专论《阳宅十书》中称:“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培植其根而枝叶茂。”说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情形。
    从我国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河南淮阳西水坡遗址等考古发掘来看,风水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萌芽。商周时,由占卜发展而来的风水观在建筑选址上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东汉时人们重视丧葬,风水观念十分盛行。魏晋时期,风水学开山祖师郭璞在《葬书》中写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他全面构架起风水文化骨架,首次对风水学下了定义。
    唐代风水学说走向成熟,其中地理堪舆学泰斗杨绮松著有《撼龙经》、《疑龙经》、《天玉经》等传世名作。宋代赖文俊、陈传、徐仁旺、吴景莺、傅伯通、蔡元定等风水大师都对风水学说进行了阐释,风水理论体系出现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代表的两大派别。明成祖笃信风水,导致民间讲究风水,明十三陵就是风水大师廖均卿相中之地。清代时风水师的勘察活动已从帝王宫殿普及到城乡民宅各类场所。而保存至今的明清故宫,就是严格按风水理论建造而成的经典杰作,它是中国古代规划建设与美学艺术巧妙结合的风水文化实体,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经过生活实践积累形成的知识信仰、道德习俗、法律观念等文化的综合体现。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