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殡葬文化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中国公墓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22-11-29 浏览:

(一)经费

    公墓的建设、管理和维护需要大量的、持续的经费支持,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直接关系到当地公墓行业的发展。如同在前面所分析的,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政府能力和政策取向也差别明显,对地方基础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视程度和财政投入因此各有不同,造成许多地区在公墓供给上出现数量、质量等不足的状况。

                              双凤纪念园,上海公墓

         244.JPG

(二)土地问题

    明代的李元阳对坟墓占地问题就有过担忧:“一坟所占不过十步,而有力之人广图风水,遂致占田为坟,而刀耕火种之民无从措手,恐非长久之策也”。中国传统的土葬一般都是以墓葬的形式完成的,葬式改革后,火葬逐渐取代土葬,但是火化后的骨灰仍多以墓葬的形式处理,从对泥土的依赖来看两者殊途同归。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基数大,人均占地很少,沿海沿江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地区尤甚。墓葬都要占用土地,即使是保存骨灰的墓葬,一具骨灰要占一块地,少则一平方米,多则数十平方米,以全国13亿的人口基数为前提(未来还会有增长),按千分之七的死亡率来计算,公墓每年需要安葬910万具骨灰,再包括绿化用地、道路及服务设施等占地在内,安葬一具骨灰需占地2.75平方米,则公墓产业土地需求量每年为25平方公里,然后再按照现在规定的公墓土地使用年限70年计算,未来几十年里该拿出多少土地来埋葬亡人的骨灰?。)以上海为例,每年死亡人口近10万,90%以上的遗体火化后葬于公墓。等到2010年之后上海老龄化进入高峰期,死亡率上升,将使公墓用地更加捉襟见肘。事实上,在2007年统计的42家公墓中,已经有一些公墓出现了“无地可葬”的局面。与此同时上海人的墓穴也在向邻近的江浙一带拓展,据说“已有70万墓穴吞噬江南水乡宝贵的而有限的田野和山林… 2007年从上海赴江苏、浙江等地扫墓的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00多万人”。

(三)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即使是大量农民外出离乡打工的今天,他们仍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视土地为生命的最终寄托之地。这种依赖之情,表现在对待临终后事上,便是坚持土葬。虽然殡葬改革已进行几十年之久,但在农村,却依然存在抵制火葬或大量变相土葬的情形,甚至出现了骨灰二次装棺土葬、为给死去的亲人留“全尸”而花钱买尸体代替火葬等等令人咋舌的招数,不仅在经济落后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也早已不是稀罕事,同时伴随的还有一系列攀比浪费、封建迷信的活动,可见旧式的丧葬文化根深蒂固。

    中国南北地理环境差别分明,对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有极大影响。北方多山,地势较高,曾是游牧文明的主要聚居地;南方多水,地势平缓,捕鱼作业的历史悠久。这种对地理特点的偏好也渗入进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死后安葬之处的选择。北方人喜欢在山头或源上建墓,借山势提升墓的气势和规模;南方人则偏爱风景如画的环境,在此建墓,取依山傍水之安然。这种地区差异对地方公墓供给提出了因地制宜、人文和谐的要求。

(四)文化风俗和民族习惯

    儒家的孝、礼文化和风水文化对殡葬习惯的影响源远流长,直至今天,仍是人们进行丧葬活动的重要文化心理。孔子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中庸》)还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篇》)意思是要认真对待人生的结束,要隆重哀悼亲人的逝别。长久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形成了一种既重视又忌讳的心理:重视死亡,希望借选择风水宝地安葬死者以求保佑子孙;忌讳谈死,令生者对与死亡关联的一切设施感到恐惧与不安。鉴于对这种心理的尊重,在公墓供给中必须一方面在选址上考虑与风水文化相吻合,另一方面要兼顾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避免其成为影响和谐的因素。

    扫墓祭拜是丧葬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寄托哀思的主要表达途径。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丧葬活动成为大家、小家都关注的一件大事,参与人数也不断增加。有数据显示,如果按一个人去世后参与其丧葬活动的人数为20人来估算,全国这一总数字在每年就有约2亿人,2009年清明期间更是超过4亿人次,较上一年增加了1亿人之多。这其中还不包括死者祭口、生口等重要祭奠日子中参与祭拜的人数。

    中国民族众多,文化风俗的不同涉及生活方方面面,有许多民族保留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特殊的丧葬习俗。《殡葬管理条例》。)第六条以及对此专门明确规定:“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自愿改革丧葬习俗,他人不得干涉。1999年6月,民政部、国家民委和卫生部共同颁布的《关于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规定的解释》。)中增加了更为详细的相关规定,充分照顾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风俗差异,在火葬原则之外为几个少数民族的殡葬要求做了特殊安排。

(五)相关服务

    1.设施

    公墓的主要设施有墓穴、骨灰存放格位、祭奠用品等,行业相关的设施主要是殡仪馆。殡仪馆是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和骨灰寄存等部分或全部殡仪服务的场所。

    2000年底,全国拥有殡仪馆1363个,其中绝大多数是在20世纪60年代因陋就简建立起来的,经过近十几年的正规化达标建设,多数殡仪馆的服务设施、服务环境、服务项目。服务队伍及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转变,出现了一批国家等级殡仪馆。但是,也有不少的殡仪馆场地狭小,殡葬活动用房不配套,追悼厅、体息室小而简陋;有的火化设备陈旧落后,耗能高、污染大,操作不文明;有的冷藏设备和殡葬用车档次低、不配套。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殡仪馆1692个,并通过开展等级殡仪馆评价活动,大大提高了殡仪馆的整体水平,并出现了一批环境公园化、服务优质化、管理规范化的殡仪馆。

    2.从业人员

    公墓是中国殡葬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的从业人员从广义上是指所有从事与殡葬服务活动有关活动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两大类。截至2008年底,从业人员总数已达7万多人。随着中国殡仪服务市场的放开,民政系统外直接或间接从事殡仪服务以及殡葬用品生产、销售的人员必然逐步增多,殡葬从业人员队伍还将继续扩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中国殡葬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职工总数的绝大部分。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殡葬行业,即使勉强进入了殡葬行业,也不愿意钻研殡葬业务,殡葬教育与培训很不发达。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殡葬行业引进了大量新产品、新设备,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新科技的应用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在方方面面改变着现代社会生活,传统公墓的发展和改革同样需要借助先进科技的力量实现质的飞跃。网上公墓代表着未来丧葬事业的改造方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中国人均地少,每年埋葬死人就占用了大量土地,现在,建立在网络高科技基础上的网上公墓的出现,为缓解这一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有利地提升了传统公墓的服务功能和科技含量。大家可以把死者的骨灰安放在传统墓地里,并在网上公墓注册一个虚拟公墓。利用现代网络功能,配置以音乐、上香、献花、照片、祭文、留言等功能,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上网怀念亲人、寄托哀思。

    2010年3月25日,北京市民政局表示,96156首都殡葬公益服务网站开通永久免费网络墓园,并即将同实体墓园对接,今后,市民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墓园祭奠亲人,还将可“委托祭拜”,由工作人员代替前往实体墓园祭扫。

    3月27日,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王琦介绍,今后,“时空邮箱”设置了“电子版”,“天堂信笺”将由殡葬部门负责整理结集成册,作为清明文化予以呈现。

    3月31日,全国殡葬门户网站一一中国清明网正式开通。清明网将建立实体公墓和虚拟公墓相对接的网络纪念平台,全国群众将可免费在网站上为逝去的家人建设虚拟墓园进行网上祭拜。

    网上公墓旨在尊重习俗、提升习俗、改造习俗,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可以摈弃使用土地的传统墓葬方式,把亲人的骨灰植入树下,或者撒向大海,而将死者的灵魂安息在网上公墓里。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